數萬棵樹倒塌 其實不能只怪蘇迪勒

8/8蘇迪勒颱風肆虐全台,街道滿目瘡痍,台北市更成了路樹重災區,受損路樹近5千棵,創下紀錄,高雄市也多達1.3萬棵路樹倒塌,為何一個颱風,能讓全台灣數萬棵樹木不支倒地,除了蘇迪勒風力太強大是主要因素,Yahoo新聞也整理以下幾點原因:

1.非本土樹種:如黑板樹、印度紫壇等熱帶樹種,抗病性差,易遭白蟻腐蝕。花粉多、有果實掉落、有板根的樹種都不適合當行道樹,會破壞人行道、侵害下水道。

2.種植方式錯誤:在種植工程,常見無法分解的捆覆材如塑膠袋未拆除,直接將根球埋入植穴,造成根頭腐朽,根系生長不良。

3.修剪方式求美觀卻不專業:樹木修剪經常外包給非專業者,不同樹種修剪各有方法,不是一律「剃光頭、剪平頭」,要避免造成撕裂傷,防止腐朽菌入侵,造成病蟲害。

4.根部腐爛欠缺檢查:許多倒塌樹木非台灣原生種,根部幾乎都染病、腐朽,部分外表枝葉茂密,樹幹也卻早已空洞,相當脆弱。

5.水泥、柏油影響生長:為工程將樹「斷根」,氧氣無法流通,根系因土壤缺氧無法生長,導致樹木「浮根」以吸收所需水、養分,更易倒塌。

6.路樹植樹穴太淺:僅約一米寬、一米深,四周皆水泥,根系發展太淺層,無法確實紮根,加上根部若被腐蝕,頭重腳輕,一碰就倒。

相對於台灣,近年來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國家,不再使用單一樹穴,而是將路樹底下打通,讓根系連貫,增加呼吸空間,根系也能越拉越長,強化抓地力,更耐強風侵襲。

隨處可見的行道樹,除了美化街道外,更有許多好處,像是促進大氣循環,淨化空氣;提供庇蔭,讓人們涼爽舒適;枝葉茂密的路樹更可吸收噪音、塵埃、熱氣,進而調節氣溫。希望每棵行道樹都能屹立不搖,別再被颱風無情擊垮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