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和日本人那種方塊小鬍子,並不是仁丹胡

2017/01/08 來源:科羅廖夫

 

在蘇聯電影《莫斯科保衛戰》里,有個情節大家一定記憶尤深:蘇聯紅軍的紅旗歌舞團要求去前線為戰士演出,但是未獲批准,第9機械化軍軍長、第16集團軍軍長、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員、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說:「亞歷山大洛夫同志,您是全體紅軍的財富,您等同於預備隊,所以不能批准您去前線」。

於是合唱團決定對著話筒演唱,用野戰電話向前線送去歌聲,電話線另一端蘇軍炮兵陣地上,指揮員聽到《神聖戰爭》的合唱,隨即大喊著:「炮兵連,急速射!……」紅軍指揮員的口令聲、怒吼的大炮聲,伴隨著雄壯的音樂,給人們心靈極大的震撼!一舉手,神聖的戰爭開唱!然後前線指揮官下命令:炮兵連!急速射!

 

有中國觀眾看到蘇聯紅軍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首任團長,蘇聯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藝術家——亞歷山大洛夫的照片,總會將他的小鬍子與小時候看的抗戰電影里日本鬼子的小鬍子聯想在一起,經常有人問:這種小鬍子不是日本鬼子和希特勒等壞蛋專有的麼?

其實這叫衛生胡,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歐洲流行起來的胡型,相比於傳統的大鬍鬚,衛生胡便於日常清洗梳理,吃東西也不會有長鬍須掉進飯裡面,所以稱「衛生胡」。

 

德國的軍官們有很多留有衛生胡。這是龍德施泰特(1875-1953),納粹德國元帥。

這種小鬍子原來是三四十年當時流行全世界男人的時尚,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蘇聯紅軍很多將領也留著衛生胡。蘇聯紅軍的軍官也喜歡。圖為蘇聯紅軍步兵第316師師長И.B.潘菲洛夫少將(1893—1941),1941年11月18日犧牲在莫斯科保衛戰,後被追認為蘇聯英雄。當時西方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把授予316師近衛軍稱號的消息告訴第16集團軍軍長羅科索夫斯基後,後者立即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316師師長潘菲洛夫,但是他在電話里得到了潘菲洛夫在戰場英勇犧牲的噩耗。後來該師被命名為榮獲列寧勳章和蘇沃洛夫勳章的近衛紅旗潘菲洛夫列日察步兵第316師。戰後改編為摩托化步兵師(相當於中國的機械化步兵師),近衛步兵第8師現在仍然是是俄羅斯武裝力量的王牌師之一。

 

左:德國元首希特勒;中:蘇聯紅軍大將巴甫洛夫;右:日軍大將土肥原賢二

在抗日神劇中,經常能看到日軍指揮官有兩個亮點——戰刀、鬍子。鏡頭呈現出一位上嘴唇處僅留一個方塊的小鬍子的日本軍官揮舞著戰刀,用日語高喊:「板賽,板賽」,這就意味著日軍發起衝鋒開始了。

 

不過在後來的電影中嗎,反面人物留這種鬍子多,畢竟這種鬍子的影視作品所表現得形象,不是元首的狂怒,就是鬼子皇軍的無能,要麼就是卓別林大師的幽默。

衛生胡的反面角色是讓卓別林的《大獨裁者》給發揚光大的。

仁丹胡則是另一種鬍鬚,是一種八字鬍,不是衛生胡。在日軍侵華時期有一種留給中國人民深刻印象的鬍子叫仁丹胡,在那個艱苦的動盪時期,日本人四處所貼仁丹廣告而已此名流傳,仁丹胡與日本人常蓄的衛生胡是有區別的。仁丹廣告上這種八字形的仁丹胡,叫普魯士鬍鬚,留著大鬍子是普魯士的傳統,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陸軍效仿德國軍隊,連大鬍子也一併引入。

 

按中國古人的說法「在頤曰須,在頰曰髯」,想來這兩位都是從上唇到下巴一嘴的鬍子。這種鬍鬚風格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靠鎮壓太平軍起家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軍政大員個個都留著上下全套的鬍子。

北洋時代中國又學日本,所以很多北洋軍閥的軍官也留著仁丹胡。

除了仁丹胡,牛角胡也頗為流行,其中以曹錕的為代表。牛角胡據說由德皇威廉二世「發揚光大」,此後在日本發展到「顛峰」,再由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帶回國內。

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方便戴脫橡膠防毒面具,一戰時期的教訓。

希特勒曾經回憶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很多士兵包括希特勒下士都留著普魯士大鬍鬚,這種鬍鬚很不衛生,也不方便打理。最致命的問題,當時的化學戰特別厲害,每個士兵都配發有防毒面具,留著大鬍子的士兵戴防毒面具的時候很不方便,容易漏氣,導致中毒喪命。希特勒就在戰場上遭受過芥子氣的襲擊,並因此中毒受傷,直接原因是大鬍子導致的。

為了合格的佩戴防毒面具,士兵們都將鬍鬚剪短,只留一撮,後來就成為了衛生胡。不過有很多網友說,上圖這種鬍鬚,才是男人最性感的鬍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