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三件事,你當然覺得廉價航空「不廉價」
作者關鍵評論網 | 關鍵評論網 – 2014年11月25日 下午4:17 作者:黃奧登你搭過廉航了嗎?
這幾年,國內掀起一股「廉價航空」熱潮,不論是利用假期空檔造訪鄰國,或是前往海外打工度假,選擇搭乘廉航出國,儼然成為一種新興流行的旅遊型態。但實際上,還是有許多民眾,甚至是媒體、官員對於廉價航空的認知片面,一知半解的結果,不但造成許多消費糾紛,也常讓廉價航空揹了許多莫名「黑鍋」!
就在2014年11月,台灣首家廉價航空-台灣虎航開航,年底還有復興航空投資的威航及來自越南的越捷航空登台,加上原本就有的廉價航空,國內廉航市場即將進入戰國時期。在此同時,當然也就吸引媒體對於「廉價航空」的高度關注,只不過雖然吸引媒體爭相報導,但並不代表廉價航空的概念,有被確實無誤地傳播出去。
稍微有在關心新聞報導廉價航空的人,或許會發現跑馬燈標題總是出現:「廉航不廉價?機上滷肉飯要賣381元」、「機上吃泡麵,來一客80元」,或是「強迫消費?半數廉航預勾行李託運加價900」等新聞切入角度,甚至因此還有主管機關考慮介入規範,都讓人不禁想問:「大家真的了解廉價航空嗎?」
若要認識廉價航空,首先得將名詞重新定義一下,所謂廉價航空照英文字面來說,應該叫做「低成本航空(Low-cost Airline or Low-cost Carrier),簡稱LCC」,相較於傳統一般航空公司,其透過採取較低成本的經營方式,以達到降低票價的目標,手法像是:
1)飛行路線多以中短程為主,以求更有效率地運用飛機。
2)機隊單一化並採購新機種,以節省油耗及後勤維修保養費。
3)增加額外服務收費,包含機上餐飲、視聽娛樂、托運行李等。
其他像是降落城市周邊次要機場、避免租用機場設備如空橋、減少機上服務人員等。
其實,「廉價航空」在歐美國家行之有年且相當普遍,尤其是在幅員遼闊的大陸國家,飛機是主要的長途交通工具,旅客只求在城市間的快速移動,對於機上服務並沒有特別需求,因此廉航成為省錢移動首選,其中,又以年輕旅人接受度最高。
相較於國外,台灣廉價航空起步較晚,從2004年新加坡捷星航空首家登台以來,也不過進入第10個年頭,且根據報載民航局統計,廉價航空去年在台灣航空市場的旅客量佔比不到6%,今年1到8月雖達7.24%,但若相對應全球廉價航空市場滲透率平均為26%,甚至有多個成熟市場超過40%,就可以知道台灣民眾對於廉價航空仍舊是相對陌生的。
廉價航空與以往習慣的「一張機票在手,服務包山包海」的傳統航空有極大不同,所以若您是習慣傳統「包套式」的機票旅遊行程,那麼搭乘廉價航空前,有些事情一定得先了解,否則廉航恐怕會讓您「失望」:
1. 廉航飛機餐較貴,但搭飛機一定得吃餐嗎?
不知道「搭飛機一定要吃東西」的習慣是從啥時開始的?習慣「包套式」機票的旅客,在搭廉航前,可能首先要修正的是「搭飛機一定要吃飛機餐」的觀念。
廉航上餐點確實不便宜,畢竟它低成本的祕訣就在於「增加額外服務」的收費。但感謝上蒼,由於廉航飛行距離多半為中短程,除非你是很容易就餓的人,否則在機上用餐反而多餘;部分長途飛行的航班,途中通常也會經過數個轉機點,因此有經驗的旅人如果真要省錢,就會選擇「吃飽再上飛機」,或者「稍微撐一下,抵達轉機點或目的地再吃」,而不是非得要在飛機上用餐,然後抱怨飛機餐怎賣得那麼貴?
「大家想要機票便宜,又要飛機餐便宜」的心態完全能被理解,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當然,有人會問說,「我就是喜歡在飛機上吃東西,難道就只能被動接受無情的高物價嗎?」,事實上,搭過廉航的人一定知道,有些廉航並沒有硬性規定禁帶外食,像根據報載,目前飛台灣的廉價航空,只有台灣虎航、酷航、亞洲航空及香港快運是禁帶外食,其他包括捷星、香草、樂桃、德威、易斯達、宿霧太平洋以及釜山航空並沒有限制外食。
所以說,乘客在解決餐飲這件事情上,其實是有不少選擇的。
2. 廉航託運行李要加錢,有需求務必先訂
出門旅遊,一大堆行李該如何處理,也是一大問題。廉價航空既然是靠「賣服務維生的」,當然不會錯過託運行李費這商機,在搭乘廉航前,民眾要有個基本觀念就是「機票通常是不含託運行李費」,至於隨身行李是免費的,只是有公斤數及件數限制,各家規範不等。
基本上,若民眾在訂機票同時,就預定託運行李服務,被航空公司所收的費用不至於太高,但若是到了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才臨時要加價購買託運行李,那麼費用可能就會比較嚇人,因此,廉航比較適合有「計畫性」、「獨立性」旅遊能力的民眾。
然而,先前有媒體質疑,「部分廉價航空在訂票時,會先主動勾選行李託運服務,雖然後續都會顯示加價項目和確認鍵,但感覺好像被強迫消費」,這點有訂票經驗的人一定都知道,訂票網頁上,有些服務確實會預設勾選,但其實都可以被取消的。
當然,你想要解釋成是「廉航精心設下的陷阱」,或是其「貼心服務」,端看每個人如何解讀,但若硬要扣上「強迫消費」這大帽子,筆者倒認為傳統航空「無論需不需要,所有服務都要乘客埋單」的消費方式,可能才比較符合所謂「強迫」的定義。
3. 廉航機票價格是浮動的,「不是365天,天天都便宜」
沒搭過廉價航空的民眾,可能會以為廉航顧名思義就是隨時去買都很便宜,若你也是這般想法,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廉航票價是種「浮動」的概念,會視旅遊淡旺季、航班平假日、有無特殊促銷,以及提早多久買票等因素而出現波動。通常來說,旅客能愈早訂位就愈便宜,若再搭配不定期的促銷活動,的確能省下不少機票錢。
但若你還停留在傳統航空的消費思維,等到快要出發才準備購買機票,那麼你可能會發現,廉航機票不僅不比一般航空便宜,而且所有機上應有服務也都不包含在票價內,這時候會開始抱怨「廉航不廉價」,但追根究柢,其實是因為乘客「壓根不了解廉航的遊戲規則」。
廉價航空其實是市場經濟自由選擇下的一種產物,但它並不直接等於「降價促銷」,比較貼切的解釋應該是,「讓旅客可以視自身行程或需求調整服務內容,以達到節省票價目的」,之所以在國內會衍生出那麼多消費糾紛及認知落差,說穿了,就是民眾旅遊習慣還停留在「想享受一般航空的包套式服務」,但「荷包卻只想負擔廉價航空的票價」。
當台灣旅人們,即將因廉航蓬勃發展,而有機會以更低成本的方式造訪這個世界時,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已經做好準備體驗廉航的魅力了嗎?
https://tw.news.yahoo.com/-081717675.html
留言列表